分类目录归档:随笔

坚持一个季度

距离上一篇过去了一个多月,今天是4月3号,节前的工作日,来写下“季”篇。

其实没有可写的,在过去的一个多月,反正是没看小视频,感觉那个东西从自己的生活中消失了。

看了十二本书,有些书是之前看过的,收个尾;有些书读起来费劲,匆匆掠过;两本传记《邓稼先传》和《苏东坡》,出自两位女性之手,文笔细腻,感情真挚,回味无穷,感慨万千。

下一篇可能要等到“半年”篇了,接下来三个月的时间,可能主要精力会在工作上,把几个方向的视频看完,把计划的项目完成了,足矣!

坚持一个月

2025年已经过去一个多月了。我的远离短视频计划从”周“跨到一个更大的计量单位了,下一步就是向”季“出发了。

在这个春节假期,读了三本书,传记、教育和历史各一本,读完有种酣畅淋漓的感觉。最近,晚上会看些经济学的书,确实有意思,解决了很多疑问,打开了许多思路。

坚持读书,坚持学习,坚持到3月份结束来写”季“篇!

新年flag

数字时代,越来越难以完成一个简单的目标了。

过去的一年,简单回顾,短视频吞噬了太多的时间。开发这一技术的人太了解人性的弱点了,拇指的上滑有无穷的魔力,不断刺激大脑中的兴奋区,让人欲罢不能。我自认为还是一个有自控力的人,“就放松一下”,“就看一个小时”…,很遗憾,没有胜出过。有时候工作确实累了,想通过小视频来放松一下,而实际情况是,看完之后有深深的自责感,看了很多,发现有收获的不多。而且惊奇地发现,最近看的内容和一年前的完全不一样啊,难道是一年前的博主不更新了?我还特地去搜了下,发现都还在,只是“算法”不给我推荐了。那我岂不是被控的小鼠?

趁着新的一年到来,趁着这个契机,立下一个新年flag–远离短视频。那省下的时间干吗?看paper,看教学视频,读书,学语言。初试了几天,突然发现时间变多了,学习了很久,抬头看钟,发现未到11点,有点豁然开朗的感觉。短视频倾向于短平快的内容,像一些艰深的、系统的、综合的知识,是需要很长的静下来的时间来学习的,而恰恰是这些知识,才是我们个人能力、谈吐、学识的来源。

一星期纪念,感觉很轻松,一点难受的感觉都没有,加油,坚持!

重启

好久没有写东西,网站都有点落灰了!

看看之前写的东西,当时觉得有点微不足道的东西,现在读起来也有些许新意。记述心路历程,留下成长足迹。

不管怎样,动手写起来!

最近读到《资治通鉴》上一段话,觉得说得太好了,摘抄下来,供今后慢品。

 “夫信者,人君之大宝也。国保于民,民保于信;非信无以使民,非民无以保国。是故古之王者不欺四海,霸者不欺四邻,善为国者不欺其民,善为家者不欺其亲。不善者反之,欺其邻国,欺其百姓,甚者欺其兄弟,欺其父子。上不信下,下不信上,上下离心,以至于败。所利不能药其所伤,所获不能补其所亡,岂不哀哉!”

回忆

若干年后,我们将如何回忆这样一场变故?从个人的角度,谈一谈对于许多事情的看法。
对于生命,多一份珍惜与敬畏。科技发达的今天,一个病毒足以摧毁整个医疗系统,生命变得如此脆弱。如果不好好珍惜,逝去有时很轻易。如果不多一份敬畏,生命的休止符常常来得悄无声息。
对于善与美,多一份感动与感激。那些战斗在一线的人,他们可以是出于职责,可以是出于号召,但不能不被他们感动。安宁的日子里,都不过是平凡角色的扮演者;在这些特殊的日子,他们站在了第一线,为我们筑起防线,保卫了我们的健康与安宁。
对于丑与恶,多了一份不耻与严厉。无论身居何位,无论影响大小,图一己之私利,于公众利益而不顾,更有甚者,趁火打劫,为非做歹,常叹良知何在!
对于未来,多了一份期待与信心。经过这一场变故,我们才会发现,安居乐业的日子不容易,才是真真切切的幸福。我们也会发现那些需要改进的地方,只有做得更好,更完善,才能抵御风浪,才能有实实在在的幸福!

三省

看得越多,想得越多。眼界开阔,却不能忽视了自己的内心。内心足够强大,方能走得更远。每个人的成长都是从0不断完善的过程,或无意识,或迫于无奈,但主动最好。
“世界上最难攀登的山其实是自己”,没有人了解“你”这个个体,现实所有的事物都是有章可循,唯有“自己”,无人可解。
“三省”真是必要,每天都审视,都总结,做到吸收教训,总结经验,只为做最好的自己。
再见,2018!
欢迎,2019! 

吃饭时吃饭,睡觉时睡觉

这是一句颇有禅意的话,第一次是从林清玄的书看来,具体的书名不记得,时间过了很久,对这一句话,印象还是最深。

现在的生活中总有许多放不下的东西,比如手机。先来说说吃饭。餐前要约饭,开始之前要拍照,发朋友圈;饭至最兴处,要发红包,抢红包;酒足饭饱,话题无趣,开始摆弄手机;散席回家,要叫车,醉酒了叫代驾…“无手机,不吃饭”。很享受在老家陪爸妈吃饭的时间。到点了,我妈叫一句“吃饭”,有人拿筷子,有人拿碗,有人抬桌。家常菜,也没拍照的必要。发红包就算了,我爸微信还没玩溜,我妈的手机是诺基亚的黑白屏;没人提喝酒的事,要喝自己倒,喝不醉,醉了就在家里休息。手机瞬间只是个物件,有时不是想起看时间,在家,手机还真没什么用。

再来说说睡觉,现在不到十二点是绝没勇气睡着的,即使躺下,也是翻来覆去,不熬到点绝不敢睡去。新上映的电影还没看,发的朋友图有没有人给我点赞,还有几页书没看,明天要不要跟客户开个会…烦恼太多,放不下,所以睡不着。人说三十岁之前睡不醒,三十岁之后睡不着。三十岁之前我不相信,三十岁之后深有体会。

放下,放下!

好好吃饭,好好睡觉!

“你想要改变,就得学会在乎”

在我们的人生,总会定个各种各样的目标,或大或小,或远或近。有了目标,就得改变,就得花时间,就得练习,不断重塑自己。

什么时候我们才会停下脚步,随时间褪去激情?年少无知,年轻豪情,年老却又体力不支,最尴尬的莫过于中年。

三十而立说中年,是不是太早?若不早省,岁月一划,怕是连回望的时间都没有。上有老,下有小,生活平静,比上不足,比下有余。够不着的,警戒自己,别痴心妄想。

幸福只是平淡,还是一切归于“不在乎”?不在乎那些人来人往,潮起潮落,仿佛看尽世间真知,看透人生灼见。

有没有某个时间,会想曾经立下的誓言,许下的承诺?是否缺了勇气回味!真不在乎,就会无感,改变何来?

观《叶问2》有感

昨晚电影台播放《叶问2》,打开电视的时候,已经放到叶问单挑香港各大武行了。

小朋友问我,这是什么,我说是“武术”。她好像不明就里,倒也看得津津有味。

对电影本身的武术和表演没什么兴趣,电影中的一些片断,倒是让我好好思索了人性和尊严两个词。

咱们华人团体历来都是“严于律己,宽人待人”,明明在社会上已被洋人当成奴才了,还自己要分个什么宗,什么派。彼此还要分个高低贵戝。在洋人面前点头哈腰的,对自己人却是撇着腿,呷着茶。别说当时不被洋人看不起,即使是今天自己人看来,也是有种“骨子里戝”的悲愤。

叶问最后打败了西洋拳王,说了一句“人的地位虽然有高低之分,但是人格,不应该有贵贱之别。”这算是给电影做了一个总结,作为胜利者,是应该得到所有人的掌声。但是,人格之于地位,如礼仪之于财富。《史记-货殖列传》中就有“仓廪实而知礼节,衣食足而知荣辱“,我们可以批评西洋拳王的盛气凌人,但同时,我们自己是不是应该团结、有自尊呢?